甘肃探索中医药“三位一体”融合发展模式
27日,记者在“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 推动定西高质量发展”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甘肃省聚焦中医药振兴发展,持续加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,探索形成了中医药事业、产业、文化“三位一体”融合发展的“甘肃模式”。
当日,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“发言人来了”新闻发布活动(定西专场)——“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 推动定西高质量发展”新闻发布会在该省定西市陇西县举行。
甘肃省中药材资源丰富,种植使用历史悠久,目前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,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。
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伯荣在发布会上透露,该省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,现有中药资源3626种,人工种植(养殖)220余种,规模化种植(养殖)110余种,道地药材30余种,有“千年药乡”“天然药库”之美誉。
甘肃民众历来有利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传统习惯,“爱中医药、信中医药、用中医药”氛围浓厚。刘伯荣说,人文始祖伏羲、医祖岐伯、三国名医封衡、针灸鼻祖皇甫谧等都是甘肃人。武威汉代医简和敦煌医学是中国中医药文化资源宝库。
刘伯荣表示,甘肃中医药发展政策措施已形成全方位、立体化、多层次的相对成熟的政策体系,有力推动了中医药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发展。
甘肃省还相继出台了《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》《甘肃省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》等一系列利好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文件。
刘伯荣说,甘肃在1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6家岐黄中医中心(学院),累计诊疗患者约18万人次,培训境外医师200余人;吸引国外300余名学员来甘培训,招收22个国家200余名留学生攻读学位。
据介绍,甘肃省现有规模较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6个、中药材产地市场10个、千吨以上仓储物流企业35家、限额以上中药材批发零售销售企业151户。建成75个县级电商中心,培育“琪祥阁”“当归人家”“岷府人家”等一批中药材网货品牌。
“2023年,甘肃省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80万吨,中药材交易品种320多个,中药材年交易量220多万吨,中药材交易额350亿元。”刘伯荣如是说。
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,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。刘伯荣说,甘肃现有国医大师2名、全国名中医6名、岐黄学者2名、青年岐黄学者3名、全国中医优秀人才35名、全国各类骨干人才170名,累计评选甘肃省名中医299名。
刘伯荣表示,甘肃未来将与各方共享资源、加强合作交流,传承中医国粹、弘扬中医药文化、推动中医药产业和事业,让中医药走向世界,通过国际交流合作,持续扩大中医药产业“朋友圈”。
【版权声明】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医药网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pharmnet@netsun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- 相关报道
-
- 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与中医药碰撞 焕发夺目光彩(2024-06-25)
- 中国—越南中医药(京族)医药海外中心获批建设(2024-06-25)
-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肌电诱发电位仪(二次)磋商公告(2024-06-24)
- 江西基本建成15分钟“中医药健康服务圈”(2024-06-21)
-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微波治疗仪等设备竞争性磋商(2024-06-20)
-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清电子内窥镜系统招标公告(2024-06-19)
- 两岸专家厦门共商中医药创新发展大计(2024-06-18)
-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购置进口设备招标公告(2024-06-17)
-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电子胃肠镜系统结果公告(2024-06-12)
- 聚焦产业共链建设 专家聚鲁献策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(2024-06-07)